《主日學教育》

| | | | 轉寄

講台上的誘惑

索引 | « 前篇 | 次篇 »


圖片提供/123RF

你知道,在講台上的誘惑是多麼的大嗎?

  也許,對別人來說,不就是上台分享信仰,為何會有誘惑?

  我曾在準備一章經節中,那是為了隔天要上台分享的內容,看到上面一段又一段的教訓,非常符合我那時遇到讓我憤恨不平的處境。

  我知道我可以藉由這些經文,去指摘某個人,而我也知道,那個人在那一天,也可能會出現在台下聽我說,就算那個我想指摘的人沒有來,我也可以說給其他知情的人聽。

  這對當下的我來說,是多麼誘人的做法,那時的內心是極度不平的,我覺得既然教會沒有人要說,那為何我不去說?如果大家都因為怕事而縱容某些人事物,我是不是更該在講台上去講呢?甚至,會不會今天神就是希望透過我去說呢?

  這樣的意念在心中打轉很久,在那一刻,我是很渴望可以在講台上,去批判那些我早已看不慣的人事物,還有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犯的錯誤,我甚至可以肯定,就算我今天真的罵了,我也可以坦然無懼地說:我是對的,你無法從我的批判中找到問題,我也篤定被罵的人絕對無法反駁。

  但事實上,這是一份極度可怕的誘惑……

  後來我並沒有這樣做。

  當時,我內心有一股聲音對我說,如果自己寫得這份講章,都無法使自己反省,那我又能夠去改變誰?當我自以為大義凜然,想要去指摘人的時候,我是不是間接變成,只有我自己才能決定誰能得救,我是不是已經站在比神更高的位子,來指導神的義呢?

  過度渴望神公義彰顯的我,錯誤的把自己的正義感,套用在神身上,卻以為那就是神的義,而試圖合理化在台上批判的行為,還始終認為,我能夠藉由講台上的分享,去改變一切。

  但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。

  我始終還記得,如果無法感動自己,如果無法反省自己,那這份講章就有如鳴的鑼,響的鈸一樣,空有聲音,卻沒有力量去撼動任何人。

  我也想到一段經文,耶穌說: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,就勸戒他;他若懊悔,就饒恕他。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,又七次回轉,說:我懊悔了,你總要饒恕他。

  我想,耶穌就是提醒我們,比起在講台上說什麼,自己更應該在講台下做些什麼。

  講到這邊,我自己也知道,很難成為一個願意放下而饒恕的人,也始終看不慣教會的那些不平的事。

  但我覺得至少,不要讓講台變成砲台,而是讓自己的每篇講章,都成為自我反省的起點,才會有所改變。

  之所以想起這樁往事,是今天在教會的聚會後禱告,長老在大家跪下要禱告前,他忽然開口,提醒著父母要多關心自己孩子,幫自己孩子禱告,能夠努力求聖靈。

  我想,長老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,站在講台上的人,終究是為了去愛台下的人而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