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》 |
|
|
|
|
第十一課 前往耶路撒冷 |
索引 | « 前篇 | 次篇 » |
▲本課目的: 介紹耶穌在最後走向耶路撒冷時所發生的事與對門徒重要的教導。 ▲具體目標:上完本課以後,學生應該能夠:
▲相關經文: 馬太福音 20:17-34、馬可福音 10:32-52、路加福音9:51-19:28 ▲本課金句:馬太福音 20:27-28 新標點和合本: 誰願為首,就必作你們的僕人。正如人子來,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並且要捨命,作多人的贖價。 現代中文譯本: 誰要居首,誰就得作你們的奴僕。正像人子一樣,他不是來受人侍候,而是來侍候人,並且為了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。 台語白話字: Ai choe thau e, beh choe lin e lo-pok. Chhin-chhiu Jin-chu lai, m-si beh chhe-eng lang, si beh ho lang chhe-eng, koh hian I e si-mia, lai siok-hoe choe-choe lang. 台語漢字: 愛做頭的,欲做恁的奴僕。親像人子來,呣是欲差用人,是欲互人差用,閣獻伊的生命,來贖回多多人。 ▲本課大綱: 一、前往耶路撒冷 二、預言受難復活 三、門徒爭論誰為大 四、使瞎子看見 五、訪問撒該 ▲課前預備: 請四位學員預備演一個短劇,一個當雅各,一個當約翰,一個當他們的母親,另一個當耶穌;劇本在本課第三段。另外需要五個人當其他學生,七嘴八舌地回應,這可以在上課時臨時找學員擔任。 ▲討論與分享(請擇題討論):
▲課程內容 一、前往耶路撒冷 馬太、馬可、路加三本福音書係按主耶穌的工作地點來分段,我們可以將它表列如下:
耶穌在世傳道三年半,大部份時期在加利利度過,但每逢過節,他都會上耶路撒冷去。事實上,他最主要的救世事工要在耶路撒冷完成,因此,當時候快接近時,他就向耶路撒冷前進。 路加福音 9:51說:「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,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。」而在接下來許多地方,路加也三番五次地提到耶穌要上耶路撒冷去(路加福音 13:22、 13:33、17:11、18:31、19:11、19:28),而且是走在前頭帶領門徒(可 10:32)。雖然這當中他還經過許多地方,在各城各鄉教訓人(路 13:22),但是在耶穌的心目中,上耶路撒冷是此時他最重要的事,並且他也明白前面有什麼事情在等著他,就是遭遇患難、逼迫、甚至喪命(路 13:33)。跟從耶穌的人這時都很害怕,耶穌卻毫不遲疑地往耶路撒冷走。你能夠想像耶穌此時的心情嗎?為什麼耶穌能夠勇往直前?如果是你,你知道前面有患難等著你,你還願意去嗎? 其實法利賽人曾經勸耶穌躲避風頭,他們的理由是希律想要殺他(路13:31-33)。這個希律是希律安提帕,就是要殺嬰孩耶穌的大希律王的兒子之一,被羅馬皇帝封為加利利與比利亞的分封王(路 3:1)。他原先娶亞拉伯國王亞哩達的公主為妻,後又被她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所迷而廢后娶她。這件事受到施洗約翰的責備,他就把施洗約翰下在監裡,後來又因為希羅底女兒的要求,而殺了約翰(太14:1-11)。希律聽到耶穌的名聲曾經想要見他,因為聽到有人說,是施洗約翰又復活了(路9:7-9),但是 後來他卻又想要殺耶穌。 耶穌知道希律想要殺他,仍然一點也不為所動,他知道他的事必要成全,而且要成全在耶路撒冷,所以他就繼續往前行(路 13:31-33)。耶穌接著為耶路撒冷哀哭,因為那是許多先知被殺害的地方。耶穌在此道出天父的心意說,「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,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;只是你們不願意。看哪,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。」(路 13:34) 耶穌這個預言在主後七十年,羅馬軍隊攻佔耶路撒冷時果然實現了。原先羅馬人強制進聖殿掠財,引發叛亂;羅馬派兵鎮壓,猶太人奮勇抵抗,撐了四年,最後終於不敵。當時,羅馬兵丁為了奪取聖殿牆壁上的金飾,把每一塊石頭都敲開,正應驗了耶穌稍後的預言,說,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(太 24:1-2)。自此時起,猶太人就在世界各處流浪,不得居住在耶路撒冷。羅馬帝國之後,巴勒斯坦陸續被幾個回教王國所統治:阿拉伯、埃及、土耳其。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巴勒斯坦由英國託管,以色列於公元 1948 年重新建國,猶太人才又回到此地。但即使是現在,耶路撒冷聖殿原址所蓋的也還是一個回教的清真寺。 二、預言受難復活 耶穌曾經有四次預言到他自己的死與復活。第一次是在凱撒利亞‧腓立比,當彼得承認耶穌是基督、是永生上帝的兒子時(太 16:21-22、路 9:22);第二次是在耶穌登山變像之後 (太 17:9-13、路 9:44-45);第三次是耶穌提到信心像芥菜種一樣大即可移山之後,當時他住在加利利(太 17:22-23);第四次是在他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(太 20:17-19、路 18:31)。耶穌為什麼要三番五次地提到這件事呢?如果你的老師對同一件事提了三、四遍,這表示什麼呢?馬太福音 20:17說耶穌在路上把門徒帶到一邊,特別給他們上了一課,可見這件事多麼重要!耶穌說,「看哪,我們上耶路撒冷去,人子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。他們要定他死罪,又交給外邦人,將他戲弄,鞭打,釘在十字架上;第三日他要復活。」 門徒對這件事的反應如何?馬太福音記載彼得曾經勸耶穌說,千萬不可(太16:22); 另有一處說,門徒大大憂愁(太 17:23);路加福音則強調門徒根本不明白,又不敢問耶穌(路 9:44-45)。如果是你,你聽到耶穌提及他自己要受難,你想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? 三、門徒爭論誰為大 (太 20:20-28、可 10:35-45、路 22:24-30) 短劇 第一幕 雅各:喂!約翰!你知道嗎?彼得大哥已經承認耶穌是基督了,耶穌說要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他,到時候耶穌做王,我們兩兄弟要排老幾呀? 約翰:對啊!你看怎麼辦才好? 雅各:我們一定要先下手為強! 約翰:怎麼做呢?這種事情我們自己也不好意思講呀! 雅各:那還不簡單?找我們的媽媽出馬呀!她幫過耶穌的忙,我們的老師大概不會拒絕她。 約翰:哦,對!我怎麼都沒想到呢! 第二幕 (雅各、約翰和他們的母親出現在耶穌面前) 母親:耶穌啊,你一直都在幫助別人,我在你傳道旅程中也幫助了你,現在我有一個請求,你一定要答應喔! 耶穌:是什麼樣的請求呢? 母親:是這樣啦,聽說你將來要做王,當你風風光光地降臨時,我這兩個寶貝兒子, 一個坐在你的右邊,一個坐在你的左邊,來協助你料理各樣事情,好嗎? 耶穌:唉!你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求什麼。我正要去受苦受死呢!這樣的杯,你的兒子們能喝嗎? 約翰和雅各在旁邊趕忙回答:沒問題,能!能!能! 耶穌:沒錯,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,但是,坐在我的左右邊是上帝的賞賜,不是我答應你們就可以的。 第三幕 (門徒們聽到這件事都議論紛紛) 彼得:豈有此理!雅各和約翰怎麼可以這樣! 安得烈:對啊,還把他們的媽媽請出來。 猶大:實在有夠厚臉皮! 雅各(另一個):哼,還跟我同名字,連我的臉都給他們丟光了! 巴多羅買:他們坐左坐右,看他們要把我們擺在哪裡? (大家你一嘴我一舌地數落雅各和約翰) 耶穌:別吵,別吵! (看到耶穌走過來了,大家突然安靜下來) 耶穌:你們知道,在外邦人中大家都搶著要做老大;但是你們不可以這樣。在你們中間,最大的要做別人的僕人服事別人,知道嗎? 彼得:老師,你怎麼老是說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?做老大的可以使喚別人,你怎麼會說他要做眾人的僕人呢? 耶穌:對,在上帝國就是這樣!做老大的要服事別人。你們看我,我也是這樣的服事人,甚至還把命都捨了,不是嗎? (眾門徒默默不語) 事實上,門徒關心誰將為大,上面那個故事只是爭論的最高峰。稍早,他們在前往迦百農的路上,就在爭論這件事 (太 18:1-5、可 9:33-37、路 9:46-48)。耶穌特別叫了一個小孩來,站在他們當中說,「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。」(太 18:4)耶穌的領導觀點是,為首的要服事人,這實在超乎常人的想像 。 請你比較耶穌的心情和門徒的心情,耶穌此時此刻最關心的是什麼?門徒們關心的又是什麼?為什麼落差這麼大?如果是你,你會關心什麼? 比較外邦人的君王制度和基督徒的管理哲學,耶穌說,為首的就要當僕人,這是否適用於今日的教會、社會、國家?你可以舉例有誰如此奉行嗎?結果如何? 四、使瞎子得看見 (太 20:29-34、可10:46-52、路 18:35-43) 這是在耶利哥城附近發生的事,馬太福音寫的是兩個瞎子,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說是一個瞎子,馬可福音還說,這個瞎子的名字叫做巴底買。當巴底買聽到耶穌經過時,他可以說是發出了絕望的呼喊:「大衛的子孫耶穌啊!可憐我吧!」大衛的子孫指的是猶太人日夜期盼的彌賽亞。巴底買對耶穌的認識可以說十分正確,耶穌就是彌賽亞。但是沒想到他這樣迫切的懇求卻招來周圍的人的責備,而耶穌似乎也沒有什麼反應。巴底買的心裡一定很難過。你曾經遇見過類似的情況嗎?心裡已經很難過了,周圍的人或家人都不體諒,甚至還責備你。而上帝似乎也保持沈默。這時,你會怎麼做?巴底買沒有放棄希望,他反而更加大聲地呼喊耶穌。這可能是他唯一的機會呢!他的呼喊終於得到耶穌的回應。耶穌問他說,「要我為你做什麼?」瞎子巴底買非常清楚他自己的需要,不像前面所說的門徒雅各和約翰,耶穌說他們不知道自己在求些什麼。巴底買說,「我要能看見。」耶穌對瞎子說,「你可以看見!你的信救了你了。」巴底買果然看見了!他就在路邊跟隨耶穌、讚美上帝,眾人也都讚美上帝。 從瞎子巴底買身上,我們看到他是一個認識主又認識自己的人。有時候,許多明眼人反而瞎了心眼,看不見上帝的作為(約 9:39)。願主開通我們的心眼與心耳,能夠更加認識祂。 你知道你需要什麼嗎?你要耶穌為你做什麼?如果耶穌這樣問你,「要我為你做什麼?」你會怎樣回答? 五、訪問撒該(路 19:1-10) 耶穌曾經講過「失錢、失羊和浪子」的比喻,在他訪問撒該的故事中,我們看到耶穌以行動來表示天父的慈愛。稅吏撒該的故事只在路加福音記載,路加福音是醫生路加所寫,有人說,他描述事件時會特別注意與金錢財務有關的事務,他也經常描述一些不太受人重視的小人物。故事中的撒該是一個稅吏,替羅馬政府收稅,是猶太人所看不起的人。他雖然擁有許多財富,可是卻沒有朋友、沒有快樂。撒該來尋找耶穌。可能他很好奇,像耶穌這樣一文不名的人,為什麼那麼受眾人歡迎?耶穌為什麼那麼有能力?他要看看耶穌能夠帶給他什麼,可是個子太矮這個弱點讓他沒辦法看到耶穌。像前面所說的那個瞎子一樣,撒該沒有放棄,他爬到樹上去。耶穌看到他了,並且說要到他家裡去。耶穌主動來尋找他。撒該得到耶穌這樣的回應,馬上允諾要賙濟窮人,並且從前如有訛詐別人,就還他四倍。可能這正是困擾撒該許久的問題,訛詐別人一定令他良心不安,但是他沒有勇氣改變。耶穌的出現,使他有力量來面對與處理這些問題。耶穌看到他的誠意與改變,就說,「今天救恩臨到了這個家,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。」又說,「人子來,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。」(路19:9-10) 為什麼耶穌說,「因為」撒該是亞伯拉罕的子孫,所以救恩臨到他呢?如果他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,就與救恩無份嗎?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。第一,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(約 4:22),而在肉身上,猶太人大部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,是上帝恩典的承受者。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,保羅在討論因信稱義時曾說,有些人是因信作亞伯拉罕的兒女 (羅 4:11- 12),這是憑應許而來的,與肉身無關(羅9:6-8)。 這樣看來,救恩臨到撒該是因為他對主耶穌有信心。 依你看,撒該是一個怎樣的人?他擁有什麼?缺乏什麼?他為什麼要克服萬難來看耶穌?他可取的地方何在? 按照路加福音的記載,耶穌接下來用「交銀與十僕」的比喻來教導門徒,如何看待自己的財物與才幹(路 19:11-27)。比喻中每個僕人都從主人那裡領受一錠銀子,但是每個人照自己的能力去賺錢,有的賺多,有的賺少。主人其實並不在乎這些成果,只要求他們忠心盡力就好。有一個僕人偷懶,什麼也沒有做,最後他面臨的是一無所有。也有一些僕人抵擋主人,他們在主人回來時也都受了懲罰。 這個比喻在指上帝國。我們所擁有的一切,其實都是上帝交託我們管理的。換句話說,我們只是上帝的管家。所要求於管家的,是要他有忠心(林前4:2)。忠心的管家在主人回來時就會蒙稱讚和賞賜。但如果做管家的,把上帝所交託他的據為己有,以為是自己的,這樣,他就很容易驕傲,而面對周圍的人,又不肯分享所有,到最後,他就要面對上帝的審判。 ▲背金句:馬太福音 20:27-28 ▲作業:
第一種進度表:路加福音 17-24 章。 第二種進度表: 馬太福音 21:1-27:56、馬可福音 11:1-15: 47、路加福音19:29-23:56、 約翰福音 12: 12-19:42。 |
歡迎參觀 梁望惠 的個人網站